目前,選礦廠中應用較多的磨礦設備便是球磨機和棒磨機。但對于很多人來說,球磨機跟棒磨機如同一對“雙胞胎”一樣,都屬于長型筒狀的磨礦設備,單從外形不易分辨出來,但深入探究,我們就會發現二者之間仍存在很大的差異。正是這些細節之處的區別決定著磨礦設備的選購傾向。一般,我們可以根據其設備構造、研磨介質、排礦方式、磨礦介質填充率、設備性能及適用范圍等方面加以辨別,為選礦廠挑選出理想的磨礦設備類型。
從表面上看,很多人難分辨球磨機與棒磨機,但其實二者在筒體外形比例方面是有所差異的。通常,棒磨機的筒體長度與直徑之比保持在1.5-2.0之間,且端蓋上的襯板內表面呈垂直平面狀態。而球磨機的筒體長度與直徑比值相對較小,通常等于1或略大于1。此外,棒磨機筒體轉速一般低于同規格的球磨機轉速,因此棒磨機筒內的磨礦介質通常處于瀉落式狀態。
由設備名稱可知,棒磨機通常采用長度大于500mm的鋼棒作為磨礦介質,而球磨機則是用直徑小于100mm的鋼球作磨礦介質。磨礦介質的不同也是兩種磨礦設備之間一大明顯區別。
不同的排礦方式適應于不同的磨礦工藝,球磨機廠家選擇合理的排礦方式將對磨機的磨礦效率起到提升作用。
對于球磨機來說,我們可以根據生產需求的不同選擇溢流型和格子型排礦方式。格子型排礦的礦漿液面較低,可及時排出合格產品,但有時格子板易被堵塞,維修不方便;而溢流型排礦好管理、易維修,但排礦液面高,礦漿在磨機內停留時間長,單位容積處理量低。而棒磨機沒有格子板,主要有溢流型、開口型兩種,且排礦端中空軸的直徑要比同規格球磨機大。